张虎兰有些犯难,字她是会写,但她不会写毛笔字。

    用毛笔把字写出来也不是说不行,只是那字估计没法儿看。

    而且原身可不会写字,她还是别写的好,免得以后穿帮。

    张虎兰就说道:“夫人,民女不会写字。”

    叶红云掩嘴笑道:“没事儿没事儿。你来说,我来写。”

    随后张虎兰就把她所知道关于再生稻的知识说了一遍,叶红云动笔写了下来。随后叶红云就派人立即送去了府城。

    张虎兰来县城也就这事儿,办完就准备回家。

    都快出城门了,她看见一个老汉拉着一头驴在叫卖。

    价钱还不贵,叫价才五两银子,而且还带了辆驴板车。

    有两个中年人在和老汉砍价,他们只肯出三两银子。

    这明显就是那两个中年人看出老汉急着出手,故意压价。

    张虎兰看上了那头驴,她后面要做买卖,不可能一直靠两条腿走路,也不可能一直去借赵国良家的牛车,所以把这驴和驴买回去,很合适。

    张虎兰上前,开口道:“老人家,你这驴和驴车最低多少银子能卖?”

    老汉一脸愁苦,“这位大嫂,不是老头子我不愿少。放在平时,买头驴也要五两银子,驴车也要一二两,整套下来怎么也要六七两银子。我是着急用钱救人,所以才低价卖的。五两银子真不能少。”

    张虎兰见老汉满脸褶子且一脸愁苦的样子,就没有和老汉讲价,直接掏了五两银子给老汉,“行吧,这驴和驴车我买了。”

    “我说你这人讲不讲规矩?”其中一个中年朝张虎兰喊道。

    张虎兰看向那人,说道:“公平买卖,你们要讲的规矩是什么?”

    那中年人一时语塞,旁边另一个中年人却说道:“我们先来谈的价钱,自然该我们先买,你横插一杠算怎么回事?”

    张虎兰冷笑一声:“先来后到的确是这么个理,但买卖讲究你情我愿。老人家并未答应你们的价格,我出得起老人家要的价,自然就该我买。你们若真心想买,一开始就不该恶意压价。”

    那人又道:“谈买卖自然要压价,他出价,我们还价,这是做生意的自然流程。你这一来就抬高价钱,你这是恶意加价抢生意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