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张虎兰搬家后,张虎军和张虎兵就决定开始盖新房了。

    他们没有搬到张虎兰家里来,兄弟俩轮流盖。

    现在的老屋地基是张虎军的,张虎兵重新找地方盖。等张虎兵的房子盖好,他们全部再搬过去,然后再盖张虎军家的房子。

    张虎兰也让赵国良把村里孩子读书的事通知了下去,想要送孩子读书的,到时可以送到学堂来。

    除了书本费,每个孩子的束脩是每个月二十文。

    还有附近几个村子也通知了一下,有想让家里孩子读书识字的都可以送过来。

    日子过得飞快,转眼就到了四月底。

    学堂在五月初就开学,庄子上的孩子,有三十多个选择读书。有十来个觉得读书无用,还是干活挣钱实在些。

    除了庄子上的孩子,村里送来读书的孩子只有几个,其他村的加起来也只有十几个。

    倒不是村民不想送家里孩子来读书,而是马上要收小麦,小麦收完又立即要插秧,家里孩子都要帮忙干活。

    现在送来学堂的,都是年纪小,帮家里干不了什么活的。那些大点的孩子,要等小麦收了,秧插完了才会来学堂。

    第一天开学,家里大人带着孩子到学堂报名交束脩,然后领书本和笔墨纸砚。

    宋玉章对那些村民说道:“学费每月是二十文,一本千字文是三十文,毛笔十文钱,砚台二十文,墨条一两,五十文;纸三十张,五十文,一共是一百八十文。”

    一下要交这么多钱,大人有些头疼,但他们还是忍着痛给孩子交钱。

    宋玉章说道:“孩子刚开始不用笔墨纸张写字,先让他们用木炭在地上写,等学会写一些字,需要练习书法的时候再用笔墨纸张。

    一两墨可以用两三个月,纸张也是,以后每天基本会写一张大字,所以差不多可以用一个月。”

    宋玉章接过钱,数出一百二十文,剩下的六十文退还给了村民。

    “书本和毛笔砚台的钱不用付,这笔钱张夫人说她给孩子们出了。”

    村民心里一阵感激。

    宋玉章把书本交给孩子,其余的东西让大人拿回家,等以后要用的时候再带去学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