叶红云就道:“你不知道?上个月春闱考试,马上就要殿试了。这些年轻公子哥,大多都是各地的读书人。”张虎兰对科考只有少许了解,她疑惑道:“参加春伟的学子有多少啊?咱们国家的读书人这么多的吗?来参加春伟的都有这么多人。”叶红云道:“这次参加春伟的有一千多人,通过春伟的人数比以前也多了不少。以前每年只录取三百人,今年录取了四百人。那些年轻公子哥,并不是所有人都是来参加考试的,有些学子就是来玩的。每次春伟都是京城最热闹的时候,全国各地都有学子赶来京城。一是来感受这种氛围,二是想多认识一些年轻俊杰,还有就是向那些参加考试的考生讨教学问。最后一样是那些学子最感兴趣的,那就是诗会。京城汇聚这么多学子,几乎每天都有各种诗会。”张小兵插话道:“姑,我和大哥还有山子哥休沐时,也去诗会凑了热闹,但那些人没有让我们进去,我们只能在外面听那些学子作的诗词。”张虎兰笑着问张小兵:“那你现在会不会作诗了?”张小兵有些囧,“姑,我才读一年书,怎么可能会作诗,我又不是天才。”“那你不会努力做个天才呀?你要是成了小天才,以后张家可就等着沾你的光了。”张小兵道:“家里有姑姑和大哥,我才不要当天才,我不需要努力的。”得了,这是条咸鱼。张虎兰见到张欣瑶和张欣怡听说诗会后,两人的眼睛都亮晶晶的。于是她就问叶红云:“现在有在进行的诗会吗?”“不知道,我让人去打听一下。”叶红云然后随行的小厮去打听这会儿城里有没有诗会,小厮立即去打听,没多久就回来。“夫人,在如意街的静澜茶舍,这会儿正有诗会。”叶红云就看向张虎兰,“那咱们过去?”“走,咱们也去凑凑热闹。”如意街不远,穿过两条街就是。这会儿静澜茶舍外正人潮涌动、热闹非凡,茶舍里面倒是很雅静,一般人根本进不去。张虎兰她们没有往里挤,在外围观看。茶舍里要是有人作出了好的诗词,会有人出来诵读。茶舍的门打开,有学子手拿文稿激动地走了出来。“又出佳作了……”“又出佳作了……”外面的人立即喊道:“又出了什么佳作?快念出来大家品鉴……”只听那人说道:“这首诗出自江南才子李先玉公子之手,李公子今年会试地十七名。”下面的人喊:“李公子作了什么诗,你快念啊……”台上之人笑道:“别急,我这就给大家念。”“争春:晴朝揽胜翠湖滨,满目韶光别样新。悄语才惊垂柳梦,千红万紫尽争春。”“好……”“好诗……”围观的人纷纷道好。高台之上的人有说道:“李公子的这首争春,目前是今晚最好的作品。静澜茶舍的徐东家说了,奖励李公子银子一百两。要是有人能做出同等质量的诗词,徐东家同样奖励一百两银子。”“徐东家出售真是阔绰……”“徐东家豪气……”外面围观的人纷纷叫好。现在殿试还没进行,这些诗会都只是学子和一些商家在主持,官员要避嫌,现在不会参加这些诗会。要等殿试结束,那个时候的诗会才热闹,基本都有一些官员参加。张虎兰出声道:“这银子这么好赚的吗?一首诗就是一百两?”叶红云噗呲笑出声,“好赚?你当做诗那么容易啊?”